——房山小记者“高校行”走进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学报》记者/赵天宇 摄影/张星海
“单调、刻板、冷峻”是不少人对高校实验室的第一印象,但实际上,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实验室正在脱去高深的“科研”外衣,面向社会开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积极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2019年,已经成功进行3年的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全新“升级”,走出房山区,探访京城各大高校和特色实验室,感知更多高校文化和科技魅力。首期活动,小记者们来到了交通工程领域的百年名校——北京交通大学,并探访了理学院物理实验室和机电学院大学生机械博物馆。
探索国家级物理教学中心 生活常识奥秘多
走进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大门,还没进实验室,一副巨大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这是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的合影,1927年10月,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召开,与会的29人之中有15人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物理学为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也告诉所有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道理和意义。
小记者们体验“法拉第笼”
作为国家级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展项内容涵盖声、光、电、力、热这五大经典物理学领域,并分为了“电磁学”“光学”“声学”“近代物理与综合”四大主题展厅,尽管实验室面积只有700平方米,但展项多达300项,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科技馆”。
“有没有同学敢到里面去试一试?接下来我要在笼体的边缘放电了”在电磁学展厅,一个巨大的笼子吸引了小记者们的注意,这就是著名的“法拉第笼”,由于静电平衡的原理,当放电杆向手指放电时,笼内的同学们不仅毫发无伤,还体验到了电子风的“清凉”。特斯拉放电、电磁炮、模拟高压线........在电磁实验室,类似“神奇”的装置还有很多。
在模拟高压电实验装置前,小记者近距离“接触”高压电
在力热振动波展厅,小记者们挠有兴致的操纵起了横、纵波传导、蛇形摆等装置,更直观的感受到了震动的变化多端,玩转角动量守恒台和茹科夫斯基凳,感受到了“力”之间的抗衡;在光学展厅中,视觉暂留、窥视无穷等展项让小记者们与光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接触。
近现代科技展厅是距离生活最“近”的实验室,许多高科技设备的物理原理,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利用液氮实现的“低温超导磁悬浮”,让实验小车在没有接触力的前提下“跑”了起来,应用这种技术,未来磁悬浮列车时速有望超过每小时600公里;全息成像技术可以更加立体的展现空间成像效果,科幻电影当中立体悬浮的场景,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据负责人李老师介绍,交大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是理学院教授王玉凤亲手创办的,最早只是理学院学生授课的实验室,但这几随着展项的增多,展览内容的丰富吗,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科普作用,每年都会接待许多来访的中小学生。实验室不仅是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国内最早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实验室之一。
打卡“网红”博物馆 品味独特机械文化
大学生机械博物馆内展示的复兴号动车组模型
如果说物理学的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逻辑与规律,那么应用物理学原理发明制造的工程机械,则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轨迹。在交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就有这样一个以“大学生”命名的博物馆——大学生机械博物馆。尽管坐落在交大校园最靠东南角的位置,但这里的博物馆、咖啡馆却带热了整幢机械楼,10层的高度,也让参观者有了更多可期待的空间。
走进大学生机械博物馆,由“木”和“几”组成的博物馆logo以及1:20比例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模型格外引人注目。博物馆秘书长李直告诉小记者们,复兴号高铁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北京交大与中国铁路可以说是同步发展的,学校很多专家学者都参与了复兴号的设计研发,机电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铁道机械系,60余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始终与铁路紧密相关,因此模型很有纪念意义。”
展馆内,几十台摆放整齐的打字机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模样复古的机械,并非电视屏幕中的电影道具,而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真实藏品;中国第一台打字机、第一台中文打字机、可以打汉字的日文打字机.......作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物,打字机的发明与发展让人类的文化传播迈上了全新的台阶。
除打字机外,小记者们还看见不少“新鲜玩意”,他们包括缝纫机、望远镜、经纬仪、手摇计算机、照相机等等。被誉为“工业革命活化石”的C2型蒸汽机车、与苏联领导人送给邓小平同款的基辅相机等特色展品更是吸引了不少小记者们的注意。
小记者们探访机械博物馆,参观各式各样的打字机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博物馆,博物馆是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2013年,在机电学院院长李建勇的倡导和推动下,大学生机械博物馆正式开建。四年时间里,在学校校友和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购、寻访等方式,经历诸多繁琐复杂过程以后,博物馆于2017年秋天揭幕并对公众开放,成为交大校园里的“网红”之一。
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潘显钟告诉记者,目前,馆内共有藏品800多件,但由于场地有限,目前在展厅内展出的只有300多件,这其中打字机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正是因此,大学生机械博物馆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亚洲,收藏展示打字机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展示场所。
去年11月,博物馆加入了中国博物馆协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今年3月成为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首批75家成员单位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和中小学生前来参观“下一步,博物馆将进一步优化VR、AR体验,利用高科技弥补空间不足的劣势,还计划开发文创产品,进一步传播机械文化。”
走出房山 小记者活动更加精彩
从2016年开始,“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活动已经举办了3年,这项房山区科协联合北京科技报社推出的探索性互动实践活动,凭借着丰富的内容和极强的实践参与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与家长的欢迎。从2019年开始,小记者活动走出房山区,从“探秘房山”到“探秘北京”,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小记者活动累计培养了科学小记者380名,开发探索房山区科普场所29处,并辐射到全市16个区200所中小学。
除了成功挖掘一批区内优秀的科教资源以外,活动更是建立了科学小记者团队,打造出了一个以房山科技活动中心为平台,聚合青少年群体学习科学知识、采写新闻事件、参与科学活动,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继续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科学实践和科学记录相结合,以网络为服务展示平台,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教成才新思路的“房山小记者”活动,探索的正是促进教育公平,传播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
2019年,走出房山区的小记者活动,将以京城高校特色实验室和展馆作为全新起点。目前,北京高校数量超过90所,本科高校就将近70所,包括26所211工程高校和8所985高校,涵盖文、理、工、农、林、医等诸多学科,各项指标均居全国之首。
作为高校科研和创新的基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实验室开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积极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接下来,小记者活动有望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等北京知名高校的特色实验室,开发更多优质科普资源。
(来源:《北京科学报》2019-04-01)